小便經常泡泡很多? 可能是慢性腎臟病的警訊!
小便全都是泡沫,腎臟是不是撐不久?
50歲李先生走出廁所眉頭深鎖,數個月來小便都有綿密泡沫久久未散,聽人家說泡泡尿代表腎臟病了,可是自己除了泡泡尿也沒有其他症狀,究竟腎臟是否安好? 自己是不是要洗腎了?
產生泡泡尿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泡泡尿有可能代表腎不好?
當尿中蛋白質過多小便時會讓小便變得濃稠改變表面張力容易產生泡泡,所以觀察到泡泡尿時可能是蛋白尿,但很多情況下小便時也都有可能會產生泡泡,像是排尿的太快衝擊力太強沖入空氣所以產生氣泡、或是尿液中的其他雜質、水喝的太少尿液濃縮、甚至是沒有沖乾淨的浴廁清潔劑都會造成小便泡沫。所以發現泡泡尿不需過度緊張,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蛋白尿的可能性,如果 同時出現血尿、水腫、不明原因貧血及疲倦等症狀而且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那更必須趕快就醫檢查腎功能是否已有受損的狀況發生。
蛋白尿和腎臟病有什麼關係?
腎臟就像濾網,每天過濾人體高達180公升血液,將多餘的水份和廢物排出體外,而健康的腎臟可以留住大部分的蛋白質,只會有微量蛋白質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但如果攝取過多蛋白質食物、生理期、激烈運動後、發燒、懷孕等都有可能造成暫時性蛋白尿,然而這些狀況會隨著原因解除後自然改善;若成人每天尿中蛋白質超過150毫克,且持續檢驗幾次都過高,就是所謂的持續性蛋白尿,這通常反映的是腎臟結構出現問題,需特別觀察是否有腎臟疾病或是其他疾病影響到腎臟。
台灣是國際公認的腎病大國,全台人口每10位就有1位是慢性腎臟病患者,不幸的是腎臟是個沉默的器官,大部分民眾都無法察覺自己是否已患有慢性腎臟疾病,腎臟病的初期身體並不會有任何不適的症狀出現,有高達96%的民眾不會知道自己已經罹病, 往往要到末期腎臟病才會開始感到不舒服,但這時腎臟早已萎縮纖維化且也已經無法恢復到原本健康的狀態,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防惡化,就是控制腎臟病的不二法則。
那要如何早期發現自己是否患有慢性腎臟疾病呢?
腎臟病有五大症狀分別是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和疲倦,而蛋白尿通常是最早出現的可觀察指標,其他症狀有可能都要到腎功能受損較嚴重的時候才會出現,所以泡泡尿可視為腎臟病變的重要吹哨者。
哪些族群特別留意慢性腎臟病?
-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會造成大小血管病變,讓腎臟的微血管也受到傷害,同時高血糖也會加重腎臟過濾的負擔,造成糖尿病腎病變;國內調查台灣有一半的洗腎病患來自糖尿病,國內其他研究也發現糖尿病病患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能降低27%的腎病變風險。
- 高血壓:高血壓會增加腎絲球壓力讓腎臟逐漸壞死,據統計病人洗腎前常合併高血壓 (83.7%)及心血管疾病(58.4%)。
- 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西藥裡主要是止痛藥物,中藥裡則是含馬兜鈴酸的處方;很多病友因為痛風或其他關節問題,長期服用止痛藥又沒有定期追蹤腎功能,當身體出現嚴重慢性腎臟病症狀求診時,往往腎臟功能已經遭受嚴重損害。
- 痛風:尿酸需要透過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當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尿酸會沈積在腎組織進而影響到腎功能,尿酸結晶會導致腎臟發炎造成痛風腎病變,甚至尿酸結石會阻塞腎小管造成腎功能衰竭。
- 老化:腎功能會隨著老化逐漸衰退,在30歲之後每年衰退1%,台灣50歲以上民眾5位就有1位有慢性腎臟病,65歲以上則高達3位民眾就有1位慢性腎臟病友。
- 遺傳性腎臟病:家族有遺傳性腎臟病者,得到腎臟病的機會也比較高,例如多囊腎等疾病。
- 腎臟是身體下游的代謝器官,所以除了上述的疾病之外,長期的抽煙喝酒,不均衡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等也都會影響腎功能。
簡單的抽血與驗尿就能初步知道腎臟有沒有問題,健保署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建議民眾應避免長期濫用止痛消炎藥或標示不清的草藥跟偏方,主動積極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等慢性疾病,善用定期健康檢查,由專業的醫療人員協助做出正確的診斷以及安排適當的治療,才能常保腎利。